2021年南充市上半年消费市场运行情况_商务局_政务服务_南充市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
|收藏本站|帮助中心
欢迎来到南充市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!

2021年南充市上半年消费市场运行情况

    日期:2021-08-02 15:14    在线浏览次数(0

今年以来,全市随着经济持续稳定恢复,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效应不断显现,加之居民就业稳定、消费意愿增强,消费市场呈加速恢复态势。上半年,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4.1亿元,同比增长25.3%,两年平均增长8.3%。其中,限额以上企业(单位)消费品零售总额197.7亿元、增长30.0%。分城乡看,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09.5亿元、增长25.1%,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14.6亿元、增长25. 8%。分消费形态看,餐饮收入127.4亿元、增长55.7%,商品零售收入596.7亿元、增长20.3%。

一、基本情况

一方面,商贸促销活动精彩纷呈。开年以来,我市成功举办“南充迎春购物月”“川货新春大拜年活动”和第二届南充乳品节、川东北品牌汽车展,精心筹办“2021南充首届网上年货节”,20余个平台、185家企业参与线上活动,实现线上线下交易额5亿元。“五一”期间全市重点监测的商贸流通企业实现商品销售额9.3亿元、增长30%。

二方面,积极打造南充餐饮特色品牌。策划举办“印象嘉陵江·南充好味道”五名(名菜、名点、名宴、名厨、名店)评选品鉴活动,成功评选出10大“南充名宴”、20道“南充名点(小吃)”、20个“南充餐饮名店”、30名“南充名厨”、30道“南充名菜”。制作了南充美食地图、“南充好味道”宣传图册。

三方面,组织“南充产”走出去。组织100余家南充优势企业产品,参加成都茶博会、重庆西洽会、苏州丝博会、福州海博会等国内会展活动,扩大南充产品影响力。

二、 存在的主要问题

从消费热点培育看,我市夜间经济、跨境电商、首店经济等发展不充分,还缺乏独具特色的城市商圈、夜经济集聚区和步行街,消费供给质量不高、区域发展不平衡,消费转型升级任重道远。

从商贸流通主体看,我市以中小微企业为主,还缺乏年销售额超10亿元、100亿元的大企业、大集团,领军企业带动力发挥不够。

从消费统计情况看,虽然我市电子商务实现较快增长,由于电商消费暂未纳入统计范围,对社消零指标贡献无法直观体现。

三、 下一步工作举措

(一)开展促消活动,培育消费新热点。分时段分领域举办“绿色文化美食月”、“时尚旅行购物月”、“文体娱乐休闲月”、“中秋丰收采购月”、“国庆欢乐购物月”、“‘南充一绝’特色产口展销月”等系列活动,组织开展“欢乐一夏”消费季、“食神大赛”、“品牌汽车促销”和啤酒节、美食节、钓鱼节等活动,策划举办网上购物、直播、抖音等促销活动,有节过节、无节造节,大力挖掘节假日消费市场。

(二)构建消费场景,打造消费新载体。新建改造提升一批特色商业街和步行街,力争新创2-3条省级步行街。大力发展便利店、社区菜店等,规划打造一批社区生活综合服务中心、数字化示范社区。全面启动“夜经济”布局,以大型购物中心、文化旅游场所、特色文体娱乐中心和热门美食区域为基础,在各县(市、区)培育1条夜间经济示范街区。鼓励餐饮、零售、文娱体育等行业延长营业时间、开展促销活动。大力发展公园商业、月光经济、首店经济,规范发展“地摊经济”,着力培育消费新增长点。

(三)强化政策保障,优化消费新环境。认真落实国家、省、市“一揽子”促消费政策,继续完善促进消费配套政策,及时协调解决贯彻落实中的困难和问题,帮助商贸企业纾困解难,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和后劲。积极推进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,加大违法失信行为执法打击和联合惩戒力度,引导企业依法诚信经营。持续做好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工作,积极应对市场异常波动,维护市场稳定,兜牢织密消费保障网,充分释放消费潜力。




来源:市商务局网站

相关阅读


友情链接